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企业融资的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把握其特点,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企业融资模式随生命周期变化
初创期: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初创期的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也不易获得风险投资,企业主要依靠所有者的资本投入,也可通过寻求合作者获得资金。
成长期:吸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可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分期注入资本,获得一定股份或认股期权,并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制定发展战略、联系业务伙伴,但不干预日常经营。通过创业者或管理层持股等方式设立激励性很强的报酬体系,与企业形成一种利益共生关系,发挥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天赋,弱化融资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和融资后的败德行为。视公司发展状况,风险资金从小到大分期投入,资金风险可控,从而降低了融资的风险和成本。
扩张期:债权融资比重上升。债权融资包括中小企业打包贷款、企业债券融资等。处于扩张期的企业资产规模较大,业务记录较完备,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信用评价工作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技术风险在前两个阶段已基本解决,但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此时由于企业已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可以获得商业贷款,因此企业融资以债权融资为主,风险投资比重下降。由于企业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较大,不一定符合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要求,因此股权融资比重还很小。
成熟期:股权融资+改制上市。股权融资是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鼓励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进入成熟期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盈利的增加,各方面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也逐步增加。这时,由于盈利的增加,企业有能力增加自身积累,将盈余转化为资本。同时,商业银行也愿意在这个时期为企业提供贷款,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选择上市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从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到成熟期,就像一步一步在阶梯上迈进,每一步都需要不同的融资战略。具体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因此,可以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所需要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融资服务,以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
多方面入手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给予支持与指导,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发展环境:
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规模不经济、信息不对称等造成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比大企业高得多的交易成本,这时政府公共服务的作用就开始凸显。目前关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有侧重信贷支持与市场支持两种观点。侧重信贷支持的观点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因素,而地方性中小银行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中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侧重市场支持的观点则认为,我国目前的主板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应创立二板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应增设地方性中小银行,包括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增强银行体系的竞争性,同时现有银行体系应在贷款模式、贷款工具等方面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包括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等。
信贷配给理论证明,信用担保体系有助于解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问题。造成信贷配给的原因在于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无法甄别不同借款人之间的风险差异,从而对不同类型借款人的贷款实行配给,导致部分客户难以获得贷款。随着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出现,可以通过专业化经营信息资源和专门技术的研究开发,降低信息搜集与处理成本,减少银行的风险,使其可以对以前配给的客户进行放贷,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目的。我国应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
加快征信体系的发展。我国征信系统的建设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由于我国企业征信系统统计的信息较为狭窄,征信系统对企业的评价并不能得到银行的认同,因此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往往并不采用征信系统的信息,而是单独对企业进行评价。这一方面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性,另一方面增加了银行和企业的成本。因此,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对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可把信息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打造网上政务平台,使公众和企业及时了解有关政策信息;打造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采购、销售、技术改造等提供信息服务;打造网上招商平台,为企业免费提供招商引资、技术合作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打造为民服务平台,通过提供网上咨询、投诉、查询和监督等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