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年-pg电子游戏下载

当前位置: pg电子下载首页 >
江阴高新区全面吹响“三高三新三区”建设号角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陈海叶 本报记者 刘琴 发布时间: 2018-12-17


在中国江苏的地理版图中,有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拥有150多项全国性荣誉,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十五年蝉联榜首。她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在那里闪闪发光,吸引自全世界的目光,她就是江阴。

1992年江阴市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2011年6月,江阴又捧回一块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国字号”金字招牌——江阴高新区获批全国县级市第二家国家高新区,随后2014年入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 1阵营”,就此实现了从市级开发区到省级经开区,从省级经开区到国家高新区,从国家高新区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三连跳”。

26年来,江阴高新区初心不改、矢志发展、聚力创新。特别是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功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以来,牢牢聚焦“高新”二字,始终坚持产业强区、创新引领、改革开放,不仅以占江阴市1/4的经济总量、1/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的固定资产投资、3/5的到位注册外资,成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增长极,更以链条完备的产业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配套完善的功能优势、区街合一的体制优势,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的投资洼地、发展高地、兴业福地。

如今,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江阴高新区高瞻远瞩,积极谋划未来发展,明确了全力打造产业层次高、转型动能新、改革开放水平高、生态建设成效新、民生福祉高、园区形象新的高新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示范区、美丽和谐幸福区“三高三新三区”的发展目标,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十三五”期末,冲进全国高新区50强,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开新空间、再上新台阶。

“根据江阴市委提出的‘六个高质量’要求,我们将全力打造‘三高三新三区’,全力建设‘江苏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一流园区。这不仅是我们的豪言壮语、雄心壮志,更是我们的具体行动、积极实践,相信江阴高新区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明天。”江阴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在今年10月举行的2018江阴高新区投资发展恳谈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砥砺奋进创新发展铸辉煌

26载春秋,江阴高新区由昔日的农田变成了孕育财富的丰饶之地;原先的郊区变成了楼宇林立的繁荣城区;曾经默默无闻的土地变成了世界瞩目的投资热土。

26载岁月,江阴高新区实现了沧桑巨变式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初具、活力尽显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江阴高新区的巨变,既是江阴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江阴转型升级的结晶。

一次次跨越发展的精彩瞬间,岁月铭记下江阴高新区动人心魄的历程。一个区域发展的新样本,形神兼备。

自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以来,江阴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等25项“国字号”牌子和江苏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江苏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苏南国家特钢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33项省级荣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江阴高新区在发展的路上从未停歇,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如今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经济总量、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法尔胜泓集团总部大楼

从2007年到2017年,江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89.7亿元增长到851.6亿元,年均增长11.4%;工业增加值由210.3亿元增长到439.2亿元,年均增长7.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8.2亿元增长到75.2亿元,年均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82.5亿元增加到394亿元,年均增长16.9%;进出口总额由32.2亿美元增长到76.3亿美元,年均增长9%。今年前三季度,江阴高新区完成gdp662.6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45.3亿元,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3亿元,增长12.5%;到账外资5.9亿美元;预计进出口总额达79.4亿美元,增长39.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经过多年矢志不渝地创新发展,江阴高新区已形成以特钢及金属制品为主导产业,微电子集成电路、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机械智能制造为特色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战略性产业的“1 3 1”产业集群。

其实,江阴高新区所辖面积不过53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片“弹丸之地”,不仅每平方米的产出率在全国遥遥领先,更是诞生了数量众多的“中国第一”:中国规模最大的优质特钢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芯片基地、世界上最大的输送带用钢丝绳生产基地、最大的桥梁缆索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主板电路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eps生产工厂、全球最大的麦芽加工基地……

江阴高新区一直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先后引进比利时贝卡尔特、荷兰dsm、荷兰达门、美国高通、日本栗田、日本jfe、日本东芝、住友金属、三井物产、中芯国际、新加坡星科金朋、中信泰富、中粮、中石油、中石化、国药集团等20多家世界500强及知名跨国企业,累计利用外资超60亿美元。

在不断“引进来”的同时,江阴高新区以长电科技、法尔胜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通过强强合作、跨国并购等手段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迅速壮大成为具有全球行业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开创了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长电科技生产线

创新驱动

全面打造发展新引擎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到地方,中国的创新答卷正在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在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已蔚然成风,一个又一个创业梦想在这里萌芽、壮大,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尤其是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江阴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氛围不断浓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紧紧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产业强区、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先后落户,一大批国际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纷纷集聚。目前,紫米电子成为该市首家独角兽企业,涌现6家瞪羚企业,拥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42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国家特钢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15家国家级特色载体平台,累计建成各类三创载体150万平方米,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新兴产业持续壮大。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延链补链拓链、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的招引,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项目建设喜讯不断:作为江阴近年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旗舰型项目和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型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联动天翼新能源动力电池及系统项目9月底顺利举行开工仪式,建成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总投资3亿欧元的瑞士激光空气净化器、总投资9000万美元的台湾新杰科技半导体设备、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加拿大rfk微创电凝外科器械等外资项目顺利签约……一批重点重大项目的签约落户和实质性推进,为园区下一阶段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启用仪式

今年,江阴高新区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狠抓创新政策优化、创新主体培育、创新集群打造、双创环境营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一是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取得新提升。今年,江阴高新区围绕科技创新型企业培养路径加强培育,完善企业成长途径,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领军型创新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0家、无锡雏鹰入库企业17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2家、省级瞪羚入库企业6家。聚焦集群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启动实施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5项,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近亿元。

二是创新生态体系优化取得新成效。制定《江阴市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力促举全市之力支持苏南自创区建设,获批江苏省首批苏南特钢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与知名智库合作,编制《江阴高新区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规划》和《江阴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标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能力实时监测。制定出台科技政策30条及实施细则,加大科技创新创业扶持,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获批建设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阴地方分中心(全省首家且唯一设在县级的地方分中心),着眼集成技术转移全要素、打通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技术转移全过程,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与产权交易服务体系。获批苏南特钢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

三是创新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预计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组织申报省、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69项,其中获批省成果转化项目2个,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个,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3项,普莱医药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部创新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已经通过验收并启动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兴澄特钢和斯菲尔电气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长电科技获评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法尔胜获批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全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3件。

四是创新创业服务取得新业绩。建成启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阴高新区一体化双创服务平台,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共建江阴集成创新中心,导入全省科技平台创新资源,年内举办科技路演、金融路演、创业培训、政策辅导、“双创菁英荟”等活动32场。成立了江阴高新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和江阴高新区科技工作者之家及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科协联盟,组织筹办了2018年中国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成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为江阴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赢取新机遇。承办了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江阴分会,深化与国外创新机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交流合作,吸引海外优秀研发机构、高端创新人才来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为江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组织企业赴武汉、西安等地开展特钢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落实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24项。同时,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提供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对接服务,实现企业融资近2亿元。


联动天翼新能源产业基地开工仪式

绘制蓝图

吹响“三高三新三区”建设号角

当新的时间窗口渐渐打开,志存高远的江阴高新区再次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再接再厉、精准发力,加快打造特色鲜明创新之城,全面争创“高”“新”发展新业绩。

瞄准产业层次高,建设“高”“新”特色的产业体系。在转型过程中,江阴高新区将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全力做强主导产业,以“1 3 1”产业集群规划为引领,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主导产业加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制定服务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企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工程、品牌质量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精益管理工程,促进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瞄准转型动能新,培育“高”“新”驱动的创新引擎。放眼未来,江阴高新区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强化企业主体,建好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强攻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推动思想观念变革、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环境,让创新成为高新区最鲜明的底色,加快迈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有力步伐。

瞄准改革开放水平高,激发“高”“新”内涵的发展活力。紧紧围绕江阴市集成改革试点总体进度安排,江阴高新区加快推动七大领域改革协同并进,构建扁平化、高效化的管理体制,全面承接首批市级赋权事项,加快实现“2440”目标。在开发开放方面,鼓励企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复制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不断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瞄准生态建设成效新,提升“高”“新”品质的宜居环境。江阴高新区坚持“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全面启动“310”综合整治行动,精准施策、铁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瞄准民生福祉高,创造“高”“新”温度的美好生活。江阴高新区围绕民生领域短板最明显、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加富民收入、提高有效供给、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满足全区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全力答好民生“必答题”。

瞄准园区形象新,塑造“高”“新”颜值的现代风貌。江阴高新区正进一步优规划、快建设、强管理,对产业、城市、生态三大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统筹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早日展现“高”“新”颜值的现代园区风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阴高新区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踏上了新的征程。未来,园区将围绕“高”“新”发展的各项要求,扬长补短、齐心合力攻坚,全力吹响“三高三新三区”的建设号角,把全国高新区50强的发展目标变成现实。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13019302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8号 邮编:100045 联系电话:010-88656100 传真:010-8865612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