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遍及大江南北的168家国家高新区;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的百余家科技企业到如珍珠般散落在各国家高新区的5.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576家瞪羚企业、125家独角兽企业;从设立之初企业营业总收入仅有不到百亿元到2017年gdp总和9.52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30载风雨兼程,30载砥砺奋进,30载春华秋实。国家高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书写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国家高新区天翻地覆变化背后的奥秘是什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新时代又将续写什么样的新篇章?
1988年5月10日,是一个被载入中国高新区发展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国务院批复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自此,中国开始了一场探索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路的伟大实践。
3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家高新区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始终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不忘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的初心,走出了一条不平凡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和主要战略力量,为深化改革开放和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应运而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说起国家高新区的诞生,有一个传奇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被称为“中关村第一村民”的陈春先。
陈春先的故事是从一个春天开始的。
1978年的早春三月,一次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会——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在大会上充满诗意的发言,象征一个科技新时代的开始。
此时,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陈春先,心潮澎湃,激情难抑。
这次会议前夕,刚刚30多岁的陈春先和陈景润等被中国科学院破格提拔为正研究员,他们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正研究员。
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不久,陈春先就随中国科学家访美团,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
在美国考察访问期间,陈春先对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的新技术扩散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看到这里数千家由教授、大学生、工程师创立的公司,以及由它们构筑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被深深震撼了。
“我们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陈春先在感慨的同时也感到不服。当年,在北京海淀区,聚集着中国最顶尖的30多所高校、130多家科研院所,人才密集度不逊于硅谷。
“只要转变观念,我们也能做到。”回国后,陈春先豪气冲天地宣布:要创办一家“硅谷公司”。
1980年10月23日,在中关村一间被废弃的十几平方米旧仓库的一个角落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它就是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等几位同仁创办的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北京等离子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创造的“二不四自”运行机制,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
更让一些人开始不安的是,这个小小的服务部竟然很快盈利了,工作人员每人每月还可以领到30元的津贴。
一时间,服务部招来他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风言风语随之而来。
关键时刻,中央领导专门下了指示:“陈春先同志的做法是完全对头的,应予鼓励。”指示传达下来,不仅让陈春先和服务部吃下一颗“定心丸”,更多大院大所的科研人员被感召,开始纷纷下海创办科技公司。四通、信通、京海、科海、联想……到1987年,在中关村白颐路、成府路和海淀路一带,聚集了百余家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7年年底,由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企业发展所引起的巨大影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牵头,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国家教委等七个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专门到中关村调研,最终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
1988年3月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在中南海召开。每位与会者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份《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这次会议一致同意在中关村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个月后的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标志着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正式诞生。
其实,早在1985年3月,在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了“为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这是高新区首次作为国家战略提出。随后,国家科委向中央递交了《关于支持发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请示》,建议在北京的中关村等几个主要城市试办新兴产业开发区。
在国务院批复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后仅仅3个月,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火炬计划,明确把创办高新区作为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1991年和1992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51家国家高新区,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至此,拉开了中国高新区全面发展的序幕。
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已经达到168家,基于国家高新区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有19家。
2017年,15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33.2万亿元,gdp总和9.52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超过国内最大经济省份广东省,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十一位的俄罗斯(1.58万亿美元)。
在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的同时,国家高新区质量效益同步提升。2017年,园区万元gdp能耗0.484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通过建设国家高新区,我们抓住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性机遇,在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跟上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认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是我们创新发展道路、创新理论成果、创新制度安排、创新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走向成功的生动写照,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四个自信’。”
改革先锋——
“春江水暖鸭先知”
胡昭广,是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任办公室主任。很多年后,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在1988年春天里发生的很多不寻常的故事。
那年5月的一天,还在北京市医药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他从《北京日报》头版看到了一条招聘广告——“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聘工作人员启事”。曾经有过硅谷考察经历的胡昭广心动了。
“在应聘之前,我认真地学习了《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中央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很新颖,很鼓舞人心,特别是报告所倡导的‘四自原则’和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相结合的方针。我觉得从这份报告中,看到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希望。”胡昭广回忆说。
最终,胡昭广从15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机制、体制、制度、理论全面试验。……试验区如果不去探索,不去改革,不去试验,就没有生命力。”胡昭广当年在应聘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主任时这段慷慨激昂的发言,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回望中关村的发展历史,这里诞生过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特别是近年来,中关村先后实施了“1 6”、“新四条”、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投贷联动、“国际人才20条”等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向全国,带动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科技人才的政策体系。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重要发源地,中关村的崛起,既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又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标志性成果。”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这样总结。
不仅是中关村。30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面向市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改革探索的先行区。在政策创新方面,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并给予其18条优惠政策以来,国家高新区在中央的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和问题导向,不断探索与实践,围绕产业化、创新环境和开放合作,在技术、资本、人才、模式以及基础和条件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整套创新政策体系,成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国家高新区继续发挥“特殊政策区”的作用,通过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加大地方支持力度,把制度创新放在与技术创新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开展了新一轮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如武汉东湖高新区“新黄金十条”、南京高新区“科技新九条”、天津高新区“津十条”、大连高新区“众创十二条”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首创性的政策措施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广大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过推进“放管服”和简政放权,探索实施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密切了政企和政民关系,而且简化创业企业注册手续,持续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济南高新区承接了3250项市级权力事项,有关市直部门共刻制了48枚2号印章交付高新区管委会;杭州高新区全面实行了“最多跑一次”和“一事、一窗、一次”改革;武汉东湖高新区推行了“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改革;石家庄高新区建立了“两书四表五图三缴费”审批模式,非国有收益类建设项目从取得土地证到获得施工许可仅需9个工作日。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胜光看来,国家高新区的30年建设,大大加速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构成和微观运行。
如今的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科技投入最大、科技成果和专利产出最高、新技术新产品产生最多的区域。这里集聚了各类大学826所,研究院所2982家,2200多家应用型科研机构、800多家企业技术中心、650多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近1000个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立起了1000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800多家产品检测检验机构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54个、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1202个。
2017年,15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6748.2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的38.6%;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园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7.09%,是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12%)的3.3倍,占全国企业r&d投入的47.1%。
国家高新区能在30年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张志宏将其背后的原因归纳为“三个坚持”“三个结合”“三个持续不断”。他解释,“三个坚持”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创新发展;“三个结合”就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政府与市场结合、中央与地方结合;“三个持续不断”就是持续不断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持续不断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不断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创新驱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你好呀,口渴了吧?和我互动就可以购买饮品呦!走过来、看过来,我是零售服务机器人小贩!”在2018全国“双创周”成都主会场上,一台表情呆萌的机器人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兜售各种饮料,引发了众多人士的关注。这款干活麻利、能说会道的“小贩”机器人,是成都高新区一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研发出来的。
“我们团队里大多都是成都电子科大的学生。”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山介绍,“小贩”机器人的研发人员全部都是90后,多数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
“公司2017年成立以来,从立项到验证产品功能、试运行样品机、优化产品功能,到今年3月推出产品,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黄山说。
从创意到产品,从梦想到现实。在国家高新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创业故事。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高新区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3597.0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3.3%。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是30年前,为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我国政府作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并且将国家高新区作为重要载体和关键平台。
30年过去,国家高新区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个u盘,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第一部国产手机、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这里还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八成的独角兽企业,诞生了一批以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公司。中关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杭州高新区的网络信息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信息、上海张江的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如果把30年前兴办国家高新区这件事看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或政策,那么在今天看来这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30年前的目标预期。”王胜光认为,今天的高新区已经俨然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对此也深有同感。用友公司与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同龄,是中关村第一个拿到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牌照的企业。
“30年走下来,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科研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超出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时的想象。”王文京感慨地说。
余凯是中关村最新一代创业者的代表。他创办的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公司成立仅仅3年多时间就已经成为独角兽企业。在余凯看来,过去中关村企业主要是利用巨大市场,走技工贸、商业模式创新之路。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是原创性的技术创新驱动。
的确如此。近年来,国家高新区集中攻关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推进产业组织创新,新兴产业生成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业态飞跃式发展。在关键前沿技术开发、重大产品与装备制造、国际技术标准创制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和产品,带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经过30年的积淀,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勇于创新,不惧风险”“鼓励创业,宽容失败”“追求卓越”“产业报国”的创新创业文化,铸就了高新区的灵魂,并且开始影响全社会。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在深圳湾创业广场,在西安高新区的嘉汇坊、成都高新区的菁蓉汇、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光谷青桐汇”,活跃着千千万万个年轻创业者的身影。
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38.6万家,同比增长36.9%,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1058家。
中国创新创业热潮涌动引发了国际关注的目光。英国著名的杂志《经济学人》曾专门写了一篇长文,感叹中国创业者太强大。“中国新一代创业者正在以‘中国速度’快速崛起,全球各个行业和用户将很快感受到他们带来的影响。”
经济学家认为,独角兽群体出现的地方,就是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到2017年年末,国家高新区拥有独角兽企业125家,占全国总量的76.2%。仅中关村就有70家独角兽企业,是全球除美国硅谷之外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
长期研究世界科技园区和新经济发展的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认为,目前全球前10的创新创业高地中,除了美国硅谷,其他的都是中国的高新区,比如中关村、深圳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等。“这些国家高新区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再创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30岁的国家高新区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保障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创造能力持续较快增长,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经济竞争力、融合发展力、国际影响力?如何才能进一步发挥国家高新区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各高新区正秣马厉兵,扬帆再起航。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的名片上,除了印有党徽、个人的工作照,还特意刻画了五颗星,标注“金牌店小二”五个字。
杨华说,印上党徽是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担当,要当先锋;标注“金牌店小二”是让我们时刻怀揣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想民之所想。
一张小小的名片折射出国家高新区人着力服务企业的自觉意识再上新台阶。杨华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他们这些金牌“店小二”们也需要与时俱进,要用全球视野、顶级的服务来应对全球企业的需求。
贵阳高新区虽然地处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但是近年来这里的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达到4600家。贵阳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需要新担当。贵阳高新区将聚焦营商环境、实体经济、招商引资三大重点任务,时刻牢记姓“高”名“新”,突出高、新、快、好四字方针,坚持创新驱动、数据引领,大力发展大数据实体经济、大数据共享经济,加快构造以大数据为动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引领贵阳乃至贵州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规划面积只有11.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深圳高新区,培育了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疆、创维、瑞声、光启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未来发展,深圳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时代,深圳高新区将坚定推进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推动深圳高新区的大发展,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国家高新区必须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张志宏表示,新时代国家高新区要继续勇于承担国家使命。首先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担当,努力破解我国在关键核心领域被“卡脖子”的困境,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力量。其次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于突破,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创造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原创成果,打造世界科技创新高地。三是要面向未来产业发展,勇于竞争,加强战略前沿领域的前瞻部署,培育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的未来产业、前沿产业和变革性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立于改革开放40年的潮头,而立之年的国家高新区,在新时代决然扛起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旗,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始终坚定而稳健!